751D·PARK 中国老工业文化遗产再生规划及整体设计
设计时间:2006-2010年
项目地址:北京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
再生产范围:工业区,文化区,区域再生,城市特色区域例如老城改造。
定义:对工业来说是业态转化,对厂区环境来说是环境文脉的转换,对具体的设备、设施、建筑物等硬件来讲是这些生命的延续,对城市来说是对核心生产力的再设计,对城市特色资源的再整合。
价值:一方面是物体本身的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是激活人类的思想,从而达到促进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新空间。
工作重点:保障生命延续,这些工作包括对工业环境,语言的生命力的表达,充分尊重原工业环境,对构成元素的基本语言充分理解之后的再设计。
评价标准:对原有环境文脉的尊重态度使我们有机会从中领悟到这个环境生命的脉动, 拾起这里的记忆,理清其中的线索,从不同角度发现具有新生力量的潜在因素,这些是进行再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工作方法 :考古式的调查研究,文化判断与定位,业态整合及规划,有针对性的政策研究与管理,景观、建筑、环境、设备改造。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一次革命,使经济、文化、科技有了质的飞跃,那么这次改造的意义却不是以革命为出发点,虽然突破和创新在体制运营规则方面都涉及。
我们今天说到老工业这个词是老工业空间、装备、工人们、工作、生产、企业制度、国家政策、时代性、城市历史、相对于生产、当下的状态等等,决不是简单的“老厂房”。再生也不是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
保护与再生看起来是有些矛盾的问题,但是侧重不同,保护的是老工业文化精神和重点文物,再生是对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内容的重新组织,结合当代综合环境的总体运作,除空间之外的经营机制、模式、企业文化等更广泛问题的探索和改良,即便是对大部分具体的空间和老的工业装备,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封存,而是在对中国老工业历史进行深刻研究体会之后结合当代需求的再设计,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产业工人的文化得到发扬传承,老工业的记忆追求的是整体涌现。
.jpg)
.jpg)





